3月16日,美國雷神公司宣布已開發了“使節”(Envoy)軟件,提供能夠低廉和快速地將新型武器綜合到現役軍機的解決方案。該解決方案與“通用武器接口”(Universal Armament Interface,UAI)標準配合,將使美軍所有軍機都能夠快速綜合先進的機載武器。
目前,美軍正在軍機中推動采用UAI標準,且該標準已發展成為北約組織標準——“北約組織通用武器接口”(NATO UAI,NUAI)。UAI是美國空軍發起的創新倡議,是懸掛物-飛機接口標準,目標是為平臺、精確打擊武器和任務規劃提供標準化的軟件接口,允許軟件復用,改進各種新武器與軍機的綜合過程,使這一過程與軍機的作戰飛行程序軟件升級循環“解耦”,也就是說綜合時無需更改該軟件。該標準的發展和推廣工作被納入美國空軍的一個第5類科研(系統發展與演示驗證)項目——“武器/彈藥發展”(項目預算編號PE 0604602F),作為“UAI發展”專題實施,以編列預算和實施管理。2010財年以來每年均獲得數百萬美元的支持。
美軍經過試驗,歸納采用UAI所取得的效果是:
——周期縮短90%以上。新武器綜合工作可在3個月內完成(案例是為F-15E綜合激光末制導型“杰達姆”制導炸彈),以往則需耗費3~5年,綜合時間縮短了91.7%~95%;
——成本降低近90%或更多。新武器綜合工作花費250萬美元(案例是為F-15E綜合激光末制導型“杰達姆”制導炸彈),比以往的2000萬~8000萬美元降低87.5%~97%。
目前,美軍的全部B-2A轟炸機、F-15E戰斗機、第40批次/第50批次F-16戰斗機、F-35A/B/C戰斗機,AGM-158A防區外導彈、“杰達姆”制導炸彈家族的所有型別、“小口徑炸彈”Ⅰ/Ⅱ等空地彈均已采用UAI,美國空軍“制導彈藥規劃軟件”(PGMPS)也已采用UAI。此外,美國盟國的數百架M6或以上配置的F-16戰斗機也都已采用UAI。美國陸軍對無人機采用UAI進行了測試(該無人機很可能是MQ-1C“灰鷹”察打一體無人機);美國空軍也已計劃為MQ-9“死神”察打一體無人機采用UAI。
但是,對于沒有采用UAI的軍機來說,為它們綜合武器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,需要對飛機的作戰飛行程序進行更改,費錢費時。“使節”軟件以前被稱作“接口橋”(Interface Bridge),由雷神公司自行投資發展,旨在幫助這類未采用UAI的軍機快速綜合采用了UAI接口的武器。該軟件包括可適應的軟件和一套可選擇的硬件組件,能夠為美軍標1760總線(MIL-STD-1760)和采用“微型彈藥外掛接口”(MMSI)的武器接口之間提供通信連接。該系統為現役平臺提供了與新型UAI類型的武器進行通信的功能,通過提供物理層(MIL-STD-1760/MMSI)之間的轉換,可將現役軍機的接口信息轉換成UAI信息集,這樣先進武器就能夠接收初始化信息和任務信息。該軟件適裝于各種軍機和當前的炸彈掛架系統,并已經在F-16和F-18戰斗機上進行了驗證,目前正在MQ-9察打一體無人機和其他國家的飛機上進行集成。
下一條:高速截擊武器系統發展分析